针对北方沿海缺水城市实际状况 探索打造河长制湖长制的烟台特色
发布时间: 2018-07-31
烟台市是典型的北方沿海缺水城市,具有水少、河多、管护难等特点。国家全面实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以来,烟台市针对当地实际,探索出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的烟台特色。
一、针对烟台缺水、无水河道较多的实际状况,采取先“清四乱”再生态补水的方式突出整治效果。
烟台市多年人均水资源量487立方米,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5,经过2014-2017年连续三年持续干旱,不少河道都已干涸。烟台市将无水河道整治作为重点,创新模式突出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成效。一是结合环保督查开展清河行动,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进行清理,全市共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710处、涉水违法活动712处、阻水障碍物661处、涉水违章建筑667处,整治任务完成后再次开展清河行动回头看,确保全部清理到位。二是突出结果导向,将生态蓄水作为检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的重要检验。烟台市委书记亲自安排部署,确定了“2019年底前全市重点河道及市区所有河道全部蓄上水”的目标,制定了110条河道蓄水方案,明确工程及非工程措施,由市委市政府每月调度各县市区蓄水工作推进情况,通过生态补水的方式,让无水河道的治理形成闭环。三是制定生态河道标准。从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及管理保护五方面入手,编制完成《烟台市生态示范河道评价标准》,并印发实施,打造河湖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的样板河、示范河。
二、针对河道纵横交错、水库星罗棋布的特点,千方百计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河长制湖长制。烟台市大小河道众多,水库1145座,要实行全面监管、长效到位,必须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为此,烟台市实施了积极探索。一是由市委书记、市长在担任总河长的同时,分别担任治理任务最重的大沽夹河、五龙河河长,以此推动工作落实。二是搭建延伸“河长+民间(义务)河长+河管员”三级联动工作网络,实行网格化管理。全市共落实市、县、乡、村四级河长4489名、招募民间河长555名、设立河管员4332名、巡河志愿者5300多名。民间河长们共巡河问诊3300多次,督促县级河长现场巡河1000余次,河管员履职尽责,抓好河长制“最后一公里”建设。三是强化镇村联治,开启管河护河新模式。镇村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把河道管护作为镇村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将爱河护河列入沿河村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保护水环境行为。同时,推行“党建+河长制”治河模式,积极开展党员护河岗行动,将河长制纳入日常党员活动,实现河道长治久安。
三、针对大部分河道水库远离城区、管护难度较大的实际状况,采取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合一”的措施提高管护水平。一是对市区主要水源地—门楼水库实行封闭管理。投资3.2亿元,对门楼水库实施封闭管理和湿地生态修复,主要是建设“地网”、“人网”和“天网”。“地网”方面,完成了45公里的管护路和55公里的环库封闭网工程;“人网”方面,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组建了35人的水上保安专业队伍,24小时巡逻值守;“天网”方面,建设全覆盖监控系统,建立高清视频监控中心,沿环库隔离网和村居出入口等重点部位安装数字高清监控设备,实现环库区域实时监控。二是创新群众举报及问题整治方式。将“12345政务服务热线”作为全市河长制湖长制群众投诉举报电话并在各级河长湖长公示牌上公布,全市各级河长公示牌上除按照省要求公布相关内容外,同时公布民间河长、河管员姓名及手机号码,方便市民随时监督举报。联合媒体设立河湖曝光台,在烟台广播电视台推出系列舆论监督节目—“清河行动”回头看,设立河湖问题曝光台,采取当日暗访、当日曝光的方式对暗访发现问题进行曝光,次日再报道各级各部门反应和整改情况,一个月内报道相关工作推进情况,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三是运用先进科技加强管护。正在打造烟台市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整合利用政府信息资源及公安监控设备,对河道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对河长、河管员巡河情况自动检查;购买无人机用于巡河拍照,拍摄记录河道状况及违法行为。